共讀開始前,媛媛姐姐神秘地請各位媽媽們脫下鞋子坐成一排。然后讓小朋友們從打亂的鞋堆里找出自己媽媽的鞋子,給媽媽穿上。 故事會正式開始了。 當讀到小蘋果不喜歡上學的時候,小朋友們紛紛表示,自己剛開始也不喜歡上學。 當讀到阿志搶走了小蘋果的“媽媽心”,寶貝們又七嘴八舌地為書里的小伙伴抱不平: 但當發(fā)現(xiàn)阿志原來沒有媽媽的時候,大家又一下子都安靜了。 故事的最后寫道: 對孩子來說,媽媽就是永恒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來源,用“媽媽”給孩子的感覺來指代所有的關愛,真是再容易理解不過了。好的繪本,就是會讓每個人都能看懂,又各有不同的思考。 合起繪本,蒙上眼睛。小朋友和媽媽們又玩起了新游戲他們能摸出誰是自己的媽媽嗎?媽媽們又能不能摸出自己的寶貝呢? 孩子們各出奇招,摸頭發(fā)、找眼鏡、聞香氣……竟然每一個都找到了自己的媽媽。 故事會后的手工時間,大家分別做起了自己心中的那顆“媽媽樹”。 “這顆是代表爸爸的,這顆是代表奶奶的……” “媽媽,你也做了媽媽樹嗎?” 現(xiàn)在來回答下媛媛姐姐的問題吧——這本書的主角是誰呢?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; 寶貝呵,請享受“媽媽樹”下每寸時光。
上周末的中圖繪本館里,媛媛姐姐帶小朋友們共讀的,是方素珍老師的《媽媽心·媽媽樹》。
這是個充滿了母愛的智慧與溫情的故事:

真叫人驚訝!每一個小朋友都一下子就準確地找到了自己媽媽的鞋子。而媽媽們則像小寶寶一樣,乖乖坐在那等著有人為自己把鞋穿好。
這一刻,每個媽媽的心情都很復雜吧——總在期待寶貝長大,又不舍得讓這刻來得太快。
“這本書的主角是誰呢?”媛媛姐姐一開始就問了一個好難回答的問題。
“心!”“樹!”“媽媽!”
寶貝們的答案對不對呢?
“搶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。”“那是小蘋果的媽媽給她的,很重要的!”
這些每天泡在愛里的寶貝們,其實根本不知道沒有媽媽是怎么回事吧。
但他們都從媛媛姐姐的講述中,感受到了那是一件非常非常值得難過的事情。也都用純凈善良的童心,諒解了那個素未謀面的“搶東西的孩子”。
媽媽心,代表關心和愛心,一直在身邊愛我們的那個人,不管他是誰,他的關心和愛心,就是“媽媽心”。
原本以為,這本大人讀起來都回味良久的繪本,小朋友理解起來會有些困難,但我忘了,他們會比大人更單純地感受到,誰給了自己關心和愛心。讀完這本書,他們更確認了一件事——只要是關愛自己的人,都有“媽媽心”。
媽媽們更含蓄一點,摸索著一排伸出的小手,一個個猜過去。
一位媽媽沒有猜中,孩子眼中閃過失落的眼神,卻笑著說:"媽媽沒事,再玩一次吧。"
不由得想起每次發(fā)火時,女兒滿臉眼淚卻仍然不愿松開摟緊我脖子的手……真正無私的是她吧。
看來寶貝們真的聽懂了呢,每個人的“媽媽樹”上,都掛滿了來自不同對象的“媽媽心”。
“是呀,請你也疊一顆心給我好嗎,掛在我的樹上。這棵樹上還會有代表你姥姥的心,代表你爸爸的心……”
是的,這故事里也有你。
每個孩子的媽媽,也都是媽媽的孩子。
關于愛,我們要學習的還太多。
愿大小朋友都能在這次故事會中種下那顆承載愛心的大樹,也學會把愛心掛到別人的樹上。
蒲公英的種子從遠處飄回,聚成傘的模樣;
太陽從東方升起,落向西方;
子彈退回槍膛;
運動員回到起跑線上;
交回錄取通知書,忘了十年寒窗;
廚房里飄來飯菜的香;
把卷子簽好名字;
關掉電視,把書包背上;
你還在我身旁








